內容簡介
該項目位于一個狹長的場地,其北側是4車道的高速公路,南側是4米寬的空地,將城市景觀與公路隔開。設計團隊基于這一平面打造了一間專注于美容牙科和兒童牙科的診所。
該項目位于一個狹長的場地,其北側是4車道的高速公路,南側是4米寬的空地,將城市景觀與公路隔開。設計團隊基于這一平面打造了一間專注于美容牙科和兒童牙科的診所。
▼診所外觀
▼后方立面
考慮到患者的就醫體驗,設計團隊認為牙科診所需要根據不同的活動來提供一系列連貫的區域,如:接待區→等候區→清洗區→治療區→X光→治療區→等候區→付款區。這一序列最終被轉移為建筑空間,其中“→”則變成了連接空間的走廊。為了符合場地本身的形態,建筑的中央設置了一條狹長的走廊,其余的必要空間則布置在走廊的兩側。白色的天花板令原本狹窄的空間顯得開闊起來。走廊的盡頭設有一道門,使人感覺到空間的延展。最終的室內空間猶如一個具有豐富感知的外部空間,在一天內隨著時間的流動而產生光線的變化。走廊上的天窗連接了各個房間,既保證了每個房間的私密性,又不會使空間顯得閉塞。
▼建筑的中央設置了一條狹長的走廊,其余的必要空間則布置在走廊的兩側
▼白色的天花板令原本狹窄的空間顯得開闊起來
▼走廊和每個房間之間設置了由拱形結構組成的“邊界”
每個房間的大小和室內布置根據使用目的而有所不同。患者和工作人員房間的植物、光照強度和室內設計均有變化,隨著建筑環境和外部環境的改變,使用者會連續獲得多種空間體驗。走廊和每個房間之間設置了由拱形結構組成的“邊界”。這些拱形高度不一,使走廊上的人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房間是否可以進入。此外,基于格式塔的原則,重復的拱形為走廊帶來了統一的感覺。拱形結構的表面覆蓋了金屬層,其觀感能夠隨著光線產生豐富的變化。這一“邊界”將使用者從走廊中解放出來,使其到達最終的目的地。
▼室內空間猶如一個感知性的外部空間
▼治療室
▼接待臺
從外觀上看,走廊的部分不僅向上突出,同時也在水平方向上突出,從而保證了人們對場地在方向上的感知。而連接于走廊兩側的房間則消除了突出的走廊對于周圍環境的壓迫感。錯落有致的窗戶和貫穿室內外的植物不僅保證了室內空間的私密性,更為診所帶來戶外般的開闊感覺。
▼走廊細部
▼錯落有致的窗戶和貫穿室內外的植物
▼城市環境中的診所
▼平面圖
▼剖面圖
0人已收藏
全部評論 0
更多評論